河南地矿集团中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

您当前位置>首页 > 新闻资讯 > 行业新闻

行业新闻

“优化”是一个持续过程——从二十大报告看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机遇

来源:中昊建设时间:2022-11-01浏览:
  长期以来,社会上对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已经饱和,投资回报率低,甚至难以覆盖投资成本等问题一直存在着质疑。
  对此,中央财经委员会在今年4月26日召开的第十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,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。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对保障国家安全,畅通国内大循环、促进国内、国际双循环,扩大内需,推动高质量发展,都具有重大意义。
  针对基建投资回报率较低、经济效益较差的问题,中央财经委会议强调,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,实现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、安全效益相统一,服务国家重大战略,支持经济社会发展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。
  也就是说,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,又要算综合账,更多的关注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。适度超前,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,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。
  中央财经委同时明确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五大方向,其中既包括交通、水利建设等传统基建,也包括信息、能源、物流等新基建;既涵盖城市,又覆盖农村;明确了涉及重大科技和国家安全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  其中,交通与城建领域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公路、铁路、机场、港口航道、物流园等综合交通及集疏运体系、城市群交通一体化、城市轨道交通、地下综合管廊、地下空间开发等。
  以上是上半年的中央财经委会议精神,我们再看看近期召开的二十大报告如何描述基础设施建设。
  报告在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”部分指出:“优化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和系统集成,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”。
  对比中央财经委会议精神,二十大报告中的相关内容基本上符合上半年确定的总基调,差异在“适度超前”与“优化”。严格来说,“适度超前”有助于短期刺激经济,而“优化”更为持久、科学、理性。
  解读二十大报告,“优化”的对象是基础设施布局、结构、功能和系统集成。
  众所周知,伴随着国民经济高速发展,交通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网络。一方面,早期建成的公路、港口航道、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服务功能弱化,需要扩容改造;另一方面,数字化、信息化技术驱动交通基础设施向智慧、智能方向升级。
  此外,国家规划了综合交通枢纽体系,强化中心城市在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的核心地位,促进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机衔接,增强中心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。以信息化、网络化为基础,构建便捷、安全、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是未来的重点。
  城市也是如此,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,存量土地开发、城市更新类项目将处于主导。城市公共交通、供电、供水等基础设施体系需要进一步优化、完善;城市防灾减灾、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;城市运营、管理向智慧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  在二十大报告中,还有一些名词出现的频度较高,如绿色发展、生态文明、双碳目标等,这些高质量发展理念,对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同样具有指导意义。
  综上所述,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应具备便捷、安全、高效、智慧、智能等特征,“优化”是构建“现代化”的手段,是一个持续过程,与高质量发展一脉相承。